| 魏永存:创新服务供给,提升园区能级_会议精彩回顾_物流园区_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您当前的位置: 公路货运 > 会议精彩回顾 > 详情

物流园区年会展播| 魏永存:创新服务供给,提升园区能级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5日16:48 中物联物流园区专业委员会

创新服务供给,提升园区能级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城市交通与现代物流研究所总工程师   魏永存

在2020年(第18次)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园区智能化改造专题分论坛上的演讲(摘要)

(2020年11月14日 山东·青岛)


十九届五中全会不仅仅是对“十四五”发展的规划,还是对到2035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的统筹布局,对物流业也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大战略,确定了“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即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需要城市3天送达。这是我们中长期的发展战略,应该围绕“通道+枢纽+网络”去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这是总体概况。

“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我们既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面临的一些挑战。经过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物流设施网络日益完善,高速铁路里程达3.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高速公路里程15.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沿海港口万吨级泊位超过2500个;各类物流园区超过1700个。这是2016年我们联合国家发改委,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对我国“五纵六横”大通道的梳理,现在我们提到的大通道也是在这个范围之内,并做了衔接性的改造提升,同时也确立了重要的节点体系。

图片

另外一方面,我国有潜力巨大的货运物流市场,全国道路货运运量334亿吨,周转量6.1亿吨公里,美国的2.3倍和1.5倍,市场规模超过5万亿人民币,是世界第一大公路运输市场。而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深入调整,对市场主体形成倒逼机制,企业依托多式联运发展全程物流、一体化运输的内生动力与日俱增。

为什么我们一直在强调枢纽节点?因为节点是物流基础设施中最薄弱环节,不同运输方式间在衔接与转换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约占全程物流成本的1/3。从更高的层面来看,物流园区发展的生态圈还远没有形成,增加了全国物流网络的不稳定性。另外,互联互通欠缺,协同效应不强,集聚辐射能力不足,集疏运体系不完善,使得园区对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支撑力度不够。

高新技术加速创新,也为园区发展提供了新动力。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缩小信息与物理的界限,使得物流的线下实体流动与线上信息交互有了融合、分离、协同等多种组合的可能,极大降低协同成本,催生更多的新业态、新模式。

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我们的发展给出了明确路径,即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对于物流业来说,是要统筹存量与增量、加快衔接成网、系统提升,提升设施韧性,支撑和保障国内、国际供应链稳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组织模式变革,推动枢纽系统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提升运行服务水平。

“十四五”期间,国家也在部署提升综合交通枢纽,总体思路是统筹配置、综合利用、衔接协调、功能优化,动态发展,最终目的提升现代物流体系整体效能和服务水平,进而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关键是要突出体系构建、注重提质增效和推进创新驱动,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突破。。

一是强化布局优化。规划建设枢纽集群、枢纽城市及枢纽港站“三位一体”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加快形成“层级分明、功能清晰、布局合理、一体衔接、高效运行”物流枢纽网络。核心是枢纽节点要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推动我们枢纽本身的发展和经济的互动。要打造由货运节点、运输通道、组织服务等物流资源共同组成的有机综合体和生态圈;引导枢纽城市按照在区域物流发展中的定位,系统推进对外运输通道、园区项目集疏运体系、标准规范等要素协同发展,发挥节点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内陆港、无水港布局,着力推进千万标箱港口规划建设综合货运通道与内陆港系统。

二是强化功能提升。加快综合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多式联运换装设施与集疏运体系建设,统筹转运、口岸、保税、邮政快递等功能,提升联运效率和综合服务水平;加快整合存量设施,尽快补齐增量设施短板,提升物流要求聚集能力,提高枢纽资源集约利用水平;畅通枢纽节点“微循环”,主要港口(包括内陆港)疏港铁路、疏港公路以及铁路枢纽站场外联公路、综合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推进机场、铁路和公路站场、港口码头邮政和快递功能区建设,强化与能源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高物流设施专业化水平,补齐冷链物流、航空物流、应急物流等设施短板;推进口岸功能与货运枢纽(物流园区)融合发展,完善保税物流、国际中转和分拨、通关结算等服务功能,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国际陆港、口岸等协调发展。

三是强化服务创新。依托物流枢纽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干支配精准对接,一单制、一站式综合物流服务;加强仓储运输、区域分拨、城乡配送、流通加工、通关保税、综合信息等一体化网络平台建设,打造一体化组织链条,促进全链条无缝衔接、高效运行,提升全程运行能力;创新枢纽的产业服务功能,依托物流枢纽深化产业上下游、区域经济活动的专业化分工合作,推动枢纽向供应链组织中心转变。

四是强化智慧引领。积极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建设,加快货物管理、运输服务、场站设施等数字化升级,加快物流资源的数字化,推进标准化提升和规范化应用,智能化改造,为区域物流设施互联互通提供数字通道;抓住新基建政策机遇,积极布局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做好新旧交通基础设施的融合发展,提升设施效能,培育交通运输新的产业生态体系;加快构建基于物联网、5G、北斗地基增强等技术的枢纽港站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推广应用智能化作业装备,深入开展智能驾驶、无人驾驶、无人配送、车路协同等技术研究,推进无人智能吊装、无人全程配送等发展,提高仓储、运输、分拨配送等物流环节的自动化、智慧化水平;推动有条件的物流枢纽建设全自动化码头、“无人场站”、智能化仓储等现代物流设施。加强自动化控制、决策支持等管理技术以及场内无人驾驶智能卡车、自动导引车、智能穿梭车、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装备应用,推动发展智能化的多式联运场站、短驳及转运设施。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委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