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维:深度融入一体化发展,打造枢纽经济生态圈_会议精彩回顾_物流园区_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您当前的位置: 公路货运 > 会议精彩回顾 > 详情

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展播|张艳维:深度融入一体化发展,打造枢纽经济生态圈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9日18:03 中物联物流园区专业委员会

深度融入一体化发展

打造枢纽经济生态圈

张艳维

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在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演讲(摘要)

(2021年3月26日 中国·青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去年苏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建设名单,在青岛授牌,很荣幸再次来到青岛。枢纽的很多工作是由太仓港在负责落实和推进,今天暂且由我作为代表,和大家一起分享物流枢纽的建设发展情况。我汇报的题目是“深度融入一体化发展 打造枢纽经济生态圈”。分三部分内容。


1
枢纽建设基本情况。

1、枢纽选址:苏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选址位于太仓市,依托太仓港和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而建。太仓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总面积810平方公里,总人口95万。东濒长江、南邻上海,地处沿海开放带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长三角一体化核心区都市圈,位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距上海、苏州市中心均约50公里,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下面我简单讲一下太仓和太仓港的历史。太仓因春秋时期吴王在此设立粮仓而得名,是娄东画派发祥地、江南丝竹发源地、郑和七下西洋起锚地。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素有“锦绣江南金太仓”的美誉。太仓港古称刘家港,政府实施漕粮北运,在刘家港沿线建大型码头泊位,建立海运仓储和海事机构,自此长江中下游地区、浙江温台等沿海地区,以及日本、琉球、高丽、安南等国的商船都集结于刘家港,刘家港成为“六国码头”、“天下第一码头”。

2、枢纽集疏运体系建设:枢纽交通条件良好。水路方面,紧邻长江黄金水道,拥有太仓港,太仓港距上海港吴淞口仅24海里,距长江入海口仅68海里;内河航道方面,太仓拥有7条等级航道。公路方面,紧邻疏港高速、S338、疏港快速路,周边有苏昆太高速、沿江高速、沈海高速、常昆高速、G204等高等级公路。铁路方面,毗邻沪通铁路,正在建设疏港铁路专用线。未来南沿江城际铁路、北沿江城际铁路、苏锡常城际铁路、嘉闵太仓城际铁路均在太仓汇聚。航空方面,周边有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无锡硕放机场。

3、港口建设情况:太仓港拥有长江岸线38.8公里,已建成码头泊位91个,万吨级以上泊位36个,形成设计吞吐能力1.48亿吨。其中集装箱泊位10个,设计吞吐能力435万标箱,作业条件已达到一流港口水平。2020年,太仓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21万标箱,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九,全球第三十。在建集装箱四期,建设 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4个、自动化堆场43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江苏省和沿江首个实现堆场全自动化的集装箱码头,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200万标箱,投运后太仓港实际吞吐能力将达到1000万标箱。

4、港口航线开辟:太仓港是苏州港的核心港区,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集装箱干线港、江海联运中转枢纽港,长江内河集装箱运输第一大港。截至2020年底,太仓港拥有航线211条,其中近洋航线26条,覆盖日本、韩国、台湾、越南、泰国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近洋国家和地区22个港口;内贸干线50条,覆盖沿海19个主要港口;长江支线94条,覆盖长江经济带50个港口;外贸支线41条,实现定时、定航班的“公交化”运营。集装箱航线已基本覆盖近洋、沿海与长江主要港口,可以满足企业的绝大多数进出口需求,从太仓港走货的国内外企业超过4000家,遍布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

5、枢纽拥有三大国家级平台优势一是国家级开发区优势。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2011年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被评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开发区着力构建以高端装备、功能材料、健康医药、现代物贸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目前已形成三大特色产业集群,集聚了21家世界500强企业、18家央企、30家美资企业。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港口条件也汇聚了一批知名品牌区域总仓,如宝洁华东仓,斯凯奇亚洲仓、苏宁上海仓、尼达利中国仓、之宝中国仓、优衣库中国仓、米其林华东仓、沃尔沃华东仓、李锦记华东仓等物流配送中心。二是国家级综合保税区优势。太仓港综保区规划面积2.07平方公里,一期验收面积0.85平方公里,位于集装箱码头后方。2015年封关运作,享有境内关外等多项“准自贸区”监管政策。获批开展海关特殊区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三是国家一类口岸资质优势。太仓港拥有进口水果、粮食、水生动物、肉类等指定口岸资质,是全省口岸资质最齐全的港口。

6、枢纽具备发展海铁联运条件:太仓港目前主要利用苏州西站开展海铁联运业务,通过公路、水路两种方式与苏州铁路西站进行无缝对接,实现西北、东北及内陆地区与东南亚国家和中国沿海地区双向海铁联通。正在建设疏港铁路专用线,设立浮桥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铁路和水路运输零换装和无缝对接。通过沪通铁路引入的疏港铁路专用线,向北经宁启线、新长线沟通陇海线,对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连接上海铁路枢纽联络京沪线、沪杭线,联入全国铁路网。


2
一体化发展情况汇报。

1、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协同发展,构建一体化物流体系。

强化区域协同、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加强区域辐射能力。①与上海港分工协作,错位发展。上海港之前就以投资入股的形式参与太仓港两个集装箱泊位的经营。今年2月9日,太仓港集装箱四期沪太合作签约仪式在太仓举行,“沪太同港化”加速推进。两港将继续加快发展太仓—洋山快速通道,利用水水联运优势,开通水上“穿梭巴士”,进一步提升太仓港区的集疏运能力;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在保税监管、贸易便利化方面的成功经验,推动相关政策、业务、监管方式落地实施。②与宁波港两翼协同,共赢发展。通过投资、参股等形式与宁波港共同构建集装箱运输的网络体系。2020年,甬太合作取得新成效,“甬太快航”成功开通,加速航运物流要素积聚,提升集装箱航运物流资源配置能力。③与长江中上游物流枢纽战略合作,深挖货源。依托太仓港与重庆港的战略合作,加快开通渝太五定班轮快线,共同开发区间货源市场,深挖长三角地区至长江中上游区间货源;与南京港和张家港港合作分别开辟“宁太穿巴”和“张太穿巴”,落实全省集装箱一体化发展战略。④与内河港口货物集并,信息共享。依托公共信息平台,形成内河各港口的口岸、航运、物流、监管等信息共享和应用体系,推动内河集装箱市场联动发展。⑤与无水港实现功能延伸,互联互通。发挥无水港载体平台作用,优化无水港至太仓港运输方式,推动内陆地区货物通过无水港向太仓港集并;加强与内陆地区无水港合作,加快在重要箱源地布设无水港。⑥与沿海港口高效对接,合作发展。构建北至大连营口、南至海南海口的沿海内贸干线网络。南方沿海港口依托太仓港对接中欧班列,搭建国际物流新通道,降低海运成本。

2、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创新海关监管新模式。

探索构建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区域的港航协同发展机制。2015年6月,“沪太通关一体化”出口模式便已开通。经过几年市场推广,其通关模式的先进性、操作的便捷性和水陆并济的经济性受到企业欢迎。“沪太通”物流模式走货量年均增长143%;为加快推进港口一体化发展,太仓海关继续与上海海关创新“联动接卸”监管新模式,将太仓港作为洋山港的延伸,实施“联动接卸、视同一港”整体监管,实现洋山港和太仓港通关一体化运行。在该模式下,货物经太仓港、洋山港进出口,均可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2020年11月4日,洋山港-太仓港“联动接卸”海关监管模式正式运行第一单,标志着沪太通关一体化全面落地,进口出口全面打通、闭环运作。太仓港与宁波港完善两口岸合作模式,推进两口岸之间形成“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联”机制,实现通关一体化新模式。太仓海关研究压缩通关时间长效机制,制定出口货物放行异常应急处理办法,探索“进口直提、出口直装”等模式;贯彻“先放后检”模式。

3、深度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开创发展新格局。

太仓与上海宝山、嘉定接壤。作为距离上海最近的城市之一,太仓与上海形成了地域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语言文化相通的“同城效应”,交通接轨更是起步较早。2003年,太仓率先在长三角地区明确提出“接轨上海”的发展战略。此后,太仓将“接轨上海”纳入“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核心战略,获益良多。2016年,进一步把“接轨上海”升华为“融入上海”;2020年提出“全面融入上海”,2021年提出“深度融入上海”。“融入上海”战略立足在更高层次上谋求深度合作,从承接上海溢出效应,转为谋求沪太同城。使得太仓与上海的合作从依托上海、对接上海转变为工作的相互渗透、城市间的无缝连接,让“同城”效应更加显著。今年2月,国务院对《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做出正式批复。《方案》提出,到2035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全面建成,形成“一核两带”功能布局。其中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长宁—嘉定—昆山—太仓—相城—苏州工业园区,重点打造中央商务协作区、国际贸易协同发展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拓展区。《方案》中涉及太仓的内容较多。铁路方面,加快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建设;轨道交通方面,开工建设嘉闵线,向北延伸至太仓;港口方面,加快建设苏州(太仓)港物流枢纽(太仓港区集装箱四期工程)。加快内河码头和航线建设,加强江港河港无水港等内陆港口与苏州(太仓)港对接,优化港口集疏运结构。推进苏州(太仓)港建设中近洋集装箱贸易港以及上海港远洋集装箱运输的喂给港拓展直连直通的远洋航线打造江海联运核心港区与近洋运输集散中心。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对太仓和太仓港意义深远、影响重大,我们也将牢牢抓住开放枢纽建设的重大机遇,深度融入上海,开创发展新格局。


3
打造枢纽经济生态圈。

太仓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以及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发展机遇下,苏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加快推进,将不断完善枢纽功能,以物流带产业,以枢纽聚产业,培育壮大临江产业,打造枢纽经济生态圈,在提高枢纽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同时,提高枢纽对地方经济的贡献。

(一)探索“港航+贸易+产业”的枢纽经济发展路径

1、港航——完善服务链

提升太仓港口设施和服务能级,通过推进疏港铁路专用线、自动化码头、保税仓储、疏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港口枢纽的集疏运、仓储、保税、装卸搬运等基础设施体系,显著提升枢纽设施能级。打通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有效整合港区铁路、港口、航运等资源,增强航运物流运作组织能力,做强集拼箱物流、公铁水联运、保税物流、分拨配送、物流智能调度等航运物流服务体系,推动太仓港由港口型单一枢纽向“港口+航运”综合枢纽转变。

2、贸易——优化供应链

发挥太仓港的枢纽地位优势,集聚商流,以商流带动物流、以物流反哺商流形成融合发展格局。依托港口在矿石、化工品、消费品等领域的集散优势,做大做强大宗商品交易、知名品牌分销、跨境电商和进口食品展销等贸易业态,优化供应链运作组织水平。

3、产业——延伸产业链

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高端装备、功能材料、健康医药三大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拓宽拉长产业链条。区内企业江苏宝洁入选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灯塔工厂,增资1亿美元的新智造中心开工建设。利洁时全球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INGCO智能装备、之宝(中国)制造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电机龙头鸣志太仓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投产在即;奕瑞医疗影像探测器出货量全国第一、全球第三。扬子三井新能源船舶产值同比增长100%。开发区大力招引5G、超算中心、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质项目,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投资70亿元的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项目落地,项目将提供重要的超算基础设施和增值超算服务, 提高承接重大科技创新和战略性项目的能力。

(二)形成“产业+平台+主体”的枢纽经济生态圈

1、形成枢纽经济特色产业集群

加快发展智慧港航物流产业集群。发挥长江黄金水道运能优势,拓展港口的综合功能,提升江海联运、海铁联运运作组织水平,引入一批集装箱物流、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信息服务等主体。

打造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依托开发区现有优势产业,不断强链扩链,形成产业集聚,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提升物贸产业集聚效应。依托尼达利、斯凯奇等快消品品牌的分销分拨中心,以及太仓港综保区的跨境电商基础,加大知名品牌和跨境电商产业的集聚,吸引家具家居、纺织服装、消费电子、跨境电商平台等领域的区域总部、分销分拨中心落户。

培育冷链物流产业集群。发挥太仓港进口水果、粮食、水生动物、肉类等指定口岸资质的优势,着力打造面向长三角的食品分销与分拨中心、冷链物流中心。

2、打造枢纽经济创新服务平台

建设互联互通的智慧物流服务平台。在太仓港电子口岸的基础上打造集船舶综合服务、航运信息服务、保险服务、海事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航运服务平台。整合枢纽内外部干支配运作主体和物流网络,打造集干线运输、库存管理、仓配一体、智能调度于一体的信息平台。实现与太仓港口岸集中查验平台、太仓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

打造工业品、快消品、食品的展示交易平台。依托枢纽特色和优势货种,在苏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内建设区域性产品交易展示平台。

3、培育壮大枢纽经济运营主体

打造区域总部经济,继续引入国际贸易、品牌分销、生产性服务、航运物流的区域总部企业。壮大多式联运运营主体,重点推动海铁联运、联运集卡运输联盟、多式联运信息服务等主体的发展。加大高能级航运物流主体的集聚发展,提升第三方物流、货运代理、班轮公司等领域的品牌企业。加强供应链管理企业与枢纽业务的深度协同,实现供应链运作与产业的协同发展。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发展正当其时,奋斗未有穷期。太仓港和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契机,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港口,深度融入长三角港口一体化,推动临江产业和物贸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港口建设发展。在提升太仓港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同时,提高港口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最后,欢迎到太仓考察,投资兴业!也希望和其他枢纽加强交流、互通有无。感谢聆听!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国家物流枢纽联盟秘书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