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新闻快报(3.17-3.23)_新闻动态_中物联物流枢纽与园区分会_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您当前的位置: 公路货运 > 新闻动态 > 枢纽(园区)动态 > 详情

物流枢纽(园区)动态 | 一周新闻快报(3.17-3.23)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3日00:10 中物联物流枢纽与园区分会

重庆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全国首单保税再制造业务落地重庆两路果园港综保区

3月14日,一批特殊的货物——1080件来自中国香港进口的汽车变速箱控制模块,在重庆海关的监管下,由皇岗口岸入境,运输至重庆两路果园港综保区。这标志着全国首单保税再制造业务成功落地重庆两路果园港综保区。保税再制造业务,是指以保税方式,将来自境外或境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的,主体部分不具备设计性能但具备循环再生价值的废旧原产品(件)作为胚料,采用专门的工艺、技术,在原有制造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新的制造,生产出达到或超过原产品(件)使用功能的成品后复运至境外或境内区外。再制造业务正式落地,不仅有利于企业成本降低,还促进了汽车后服市场的繁荣发展。


芜湖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芜湖港再添外贸直航航线

3月16日,芜湖港朱家桥外贸码头迎来新外贸直航业务。在相关联检单位的鼎力支持下,该批外贸直航顺利完成通关手续,启航前往印度尼西亚。该业务的顺利开展标志着芜湖港再添一条新的外贸直航航线,为周边外向型企业国际贸易搭建了优质便捷的出海通道。近年来,芜湖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口服务能力,积极拓展国际物流网络,全力满足腹地企业出海需求。下一步,芜湖港将推进扩大开放能效,打通更多国际直航航线,助力区域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青岛生产服务型(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山东港口发布“天和”全域智能港口解决方案

3月17日,由山东港口科技团队历经五年研发攻关推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绿色港建设集成创新成果——“天和”正式对外发布。作为全域智能港口解决方案,“天和”可复制、可推广,将为港口转型提供智慧化核心“引擎”和全方位数字化支持。基于山东港口智慧绿色港建设创新实践、生态伙伴的技术赋能和港口丰富场景应用,“天和”方案依托“玉衡”技术底座,独创“1761”架构体系,即1个技术底座、7大TOS系统、6个智+平台和1个供应链中枢,形成了完整的智慧港口操作系统,打造出“港航界鸿蒙系统”,以其“全栈式、全业务、全流程、全管控、全服务”的五大特征。


郑州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郑州航空港区首批氢能源重卡投运

3月18日上午,郑州航空港举办首批50台氢能源运输车交车仪式。此次交付的50辆宇通氢燃料电池重卡,搭载行业领先的氢燃料电堆技术,具备零排放、长续航、高载重等优势,配套建设的1500kg/12h加氢撬装站已正式投运,形成“车辆运营+加氢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这一布局在填补航空港区氢能运输基础设施空白的同时,更标志着氢能“制、储、运、用”全链条在港区的加速落地。


苏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太仓港”双向低空载客航线首次试飞成功

3月18日下午,随着一架直升机在太仓港区成功降落,“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太仓港”双向低空载客航线首次试飞成功,标志着太仓低空经济发展在应用场景上实现了实质性新突破。此次执飞的贝尔505轻型多用途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1669千克,最大外载荷重量为700千克,巡航速度230公里/小时,客舱4座,还拥有18平方英尺的行李舱容积,可配备吊桶、医疗担架、急救箱等应急救援设备。去年11月,太仓港-吴江汾湖低空航线飞通,今年1月,太仓港-浦东双向低空载客航线试飞成功,此次又飞通了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太仓港双向低空载客航线,进一步丰富了太仓的低空航线网络。


广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广州港柳州内陆港揭牌成立

3月18日,柳州工业品海铁联运推介会暨广州港柳州内陆港揭牌仪式在柳州市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是柳州市携手广州港拓展海铁联运新通道,助力柳州制造业产品“走出去”,推动柳州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的具体实践。活动以推介海铁联运为主题,通过柳州至南沙港海铁联运班列,柳州当地出口货物可通过铁路直达南沙港区,便捷搭乘广州港173条外贸航线通达全球。广州港柳州内陆港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柳州至广州港海铁联运通道提档升级,助力广州港为柳州当地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加经济高效、安全稳定的“一站式”“门到门”综合物流服务,对促进柳州经济发展、提升物流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重庆首条常态化无人机急救药品配送通道开通

3月19日上午9时许,一架载有急救药品的无人机从沙坪坝区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产业项目——中国通用技术重药控股现代物流综合基地腾空而起,不久即平稳降落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无人机专用停机坪上。此举打通了重庆首条常态化无人机急救药品配送通道,实现了沙坪坝区医药物流与医疗卫健两大优势的直观结合,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贡献了“重庆经验”。


乌鲁木齐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郑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天山号”-“豫新班列” 携手开启豫新两地经济发展新征程

3月20日,由郑州圃田站驶出的一列满载汽配、百货、小家电的列车顺利抵达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标志着新疆商贸物流集团与河南中豫国际港务集团正式开启合作的全新征程。此次“天山号”-“豫新班列”先由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发往新疆乌鲁木齐西站,到达后,由新疆国际陆港公司接力,组织发往中亚塔什干、阿拉木图等城市,形成了“中原集货+新疆出境”的新联动模式。在这一合作模式下,成功实现郑州—乌鲁木齐双集结中心的协调联动,两大集结中心紧密配合,信息实时共享,资源优化配置,使得班列运营组织的各个环节实现无缝对接,运输效率大幅提升,整个流程更加快捷、高效。


福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福州港江阴港区承接全国铁路首列“一单制”货柜

3月22日,福州港江阴港区成功承接并启航了全国铁路首列“一单制”多式联运货柜,依托江阴港通达全国的内贸干线网络,36柜工业用盐通过信风海运“奥通5”轮及时发往辽宁营口港。本批货柜自3月19日由铁路班列从江西省樟树站启程,于3月21日直接抵达福清江阴铁路场站,随即由集卡无缝衔接拖运至江阴港区。该服务让中西部地区企业能够通过江阴港区更便捷高效对接国内外市场,加速推动“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的跃升。


日照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日照港实现AI大模型技术与集装箱智能理货系统深度融合

日前,山东港口日照港外理公司实现AI大模型技术与集装箱智能理货系统深度融合,为理货发展植入“智慧芯”,港口理货数智化建设实现新跨越。此次技术融合是日照港积极响应山东港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落实《山东港口人工智能(大模型)总体建设规划》,实现AI技术在港口多场景规模化应用的生动实践。植入AI大模型以后,集装箱智能理货系统识别算法能够准确快速采集并识别集装箱箱号、箱型、车号等关键信息,大幅提升系统识别精准度,降低理货过程中人工干预频次,有力保障集装箱装卸质效。

来源:重庆果园港国际物流枢纽、安徽港口芜湖港、山东港口、河南郑州航空港发布、太仓港区、广州港集团、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新疆国际陆港、福港集箱FCT、日照港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枢纽与园区分会整理并发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