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新闻快报(3.24-3.30)_新闻动态_中物联物流枢纽与园区分会_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您当前的位置: 公路货运 > 新闻动态 > 枢纽(园区)动态 > 详情

物流枢纽(园区)动态 | 一周新闻快报(3.24-3.30)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30日09:00 中物联物流枢纽与园区分会

重庆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西部陆海新通道首次开行JSQ车衔接滚装船铁海联运

3月21日,一列满载200台长安汽车的铁路JSQ凹底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以下简称JSQ车)专列从重庆鱼嘴站缓缓驶出,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开往广西钦州港,随后将通过滚装船发往阿联酋迪拜杰贝阿里港。这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首次采用JSQ车衔接滚装船的铁海联运进行运输。JSQ车铁路运输与滚装船海运结合的一站式物流方案,较原有传统整车出海发运线路和运输方式提升运输时效10%—15%以上、成本降低8%以上。本次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首次实现铁路JSQ车和海运滚装船联运的运输模式,进一步提升了重庆及西南地区汽车产业的出口竞争力。


福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福州港承运全国铁路首列“一单制”货柜

3月22日,福州港江阴港区成功承接并启航全国铁路首列“一单制”多式联运货柜。依托江阴港通达全国的内贸干线网络,36柜工业用盐登上信风海运的“奥通5”轮,及时发往辽宁营口港。预计该批货物运输时间相比原来缩短5天,物流费用减少约10%。


天津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创出历史最高生产效率

3月23日,随着“地中海萨玛”轮缓缓驶离第二集装箱公司N10泊位,标志着天津港第二集装箱公司创出了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的历史最高生产效率。自码头投产运营以来,该公司在智慧化升级上持续迭代,通过集中攻关推动水平运输系统、码头操作系统(TOS)等自动化码头关键系统的升级,不断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作业效率。截至目前,水平运输系统已完成了多次重大更新,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作业效率。同时,TOS系统也实现了全面国产化,上线了全自动ED算法,进一步提升了卸船、集港的场地找位效率和场地资源分配合理性。同时,他们建成运行“风光储荷一体化”绿色能源系统,实现了100%使用电能、电能100%为绿电、绿电100%自产自足,已累计使用绿电达9513.6万千瓦时。


乌鲁木齐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天山号”回程专列高效抵疆,贯通中哈粮运通道

3月25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新疆“天山号”回程班列满载着1600余吨哈萨克斯坦优质饲用小麦粉,从哈萨克斯坦梅杰乌站抵达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此举标志新疆“天山号”班列在国际物流运输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下,新疆“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班列不断拓展国际物流版图。开行以来,持续加大开行频次,拓宽覆盖范围,丰富组货模式,高效推动区域间经济合作,为构建现代化、多元化的物流运输体系,发挥“尖兵”作用,为新疆的对外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岳阳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广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长江经济带-广州南沙港-东南亚”海丝电商快线开通

3月26日,在湖南城陵矶新港多式联运物流园举行的“长江经济带—广州南沙港—东南亚”海丝电商快线首发仪式暨“湘粤海丝”全程物流产品发布会上,一列搭载30柜美的冰箱的班列从岳阳城陵矶新港多式联运物流园驶出,预计2天后即可抵达广州南沙港,随后通过海运转运东南亚。这批货物通过“湘粤海丝”电商快线,较传统路径缩短近一半时间,标志着岳阳城陵矶新港与广州港之间的江铁海联运大通道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该快线将原有的武汉至上海再至东南亚的“江—海”联运模式,调整为武汉经江路至岳阳,再通过铁路运输至广州南沙港,并最终海路出口至东南亚的“江—铁—海”联运新路线,运输时间由原12天减半至6天,效率提升50%。


宁波—舟山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义乌-宁波舟山港-威廉港”直达欧洲快速物流通道全面贯通

3月26日21时,一列从义乌西站始发的海铁联运班列顺利抵达宁波舟山港铁路北仑港站。随后,这批货物将搭乘海运专线直达德国威廉港,标志着“义乌-宁波舟山港-威廉港”直达欧洲快速物流通道全面贯通,进一步提升中欧贸易物流效率,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欧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该物流通道的贯通,将进一步推动全球最大港与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深度融合,助力义乌形成“中欧班列”与“义乌-宁波舟山港-威廉港”海陆双快物流通道发展格局,为中欧贸易注入新活力,也为全球供应链的畅通提供有力支撑。


厦门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厦门港海天码头绿色船舶岸电网络再升级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积极响应绿色低碳港口建设要求,3月27日,厦门港海天码头新增三套多制式岸电装置在全港率先启用,标志着海天码头在推进港口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方面取得又一阶段性成果。本次新增的三套多制式岸电装置,采用高、低压、变频自动切换技术,与原有岸电设施形成高低压融合、多制式兼容的新布局,可同时满足四艘高压船舶、多艘低压工频/变频船舶的岸电接驳需求,全面提升港区岸电设施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构建起更加完备、高效的绿色供电网络。


赣州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赣州国际陆港首列“综保+中欧班列”发车

近日,一批货值约560万元,装有空调、电炸炉等家用电器的中欧(亚)班列集装箱从赣州国际陆港场站提出后进入赣州综保区,企业在货物申报入区后即可享受“入区退税”的政策红利,并通过赣州综保区报关出口。这一业务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赣州国际陆港开辟了“中欧班列+保税”物流新通道,利用“区港联动”模式有效整合了铁路运输和综保区政策优势,实现了货物在铁路口岸和赣州综保区之间的高效流转,为“区港”联动常态化运作积累了宝贵经验,有力推动了物流贸易便利化,促进物流提质降本增效。


烟台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烟台港智慧船舶监管系统正式上线

近日,由山东港口烟台港与科技集团联合研发的智慧船舶监管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成功保障全球首艘Moss型LNG运输船安全靠泊。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烟台港以科技创新加速锻造港口新质生产力,为山东港口智慧航运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该系统以“烟港拖6”轮、“烟港拖23”轮为试点载体,深度融合5G、AI、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以“数据驱动”为核心,通过搭建“船端感知-云端分析-岸端决策”的智慧管控闭环体系,创新性运用“PLC物联数采+5G专网”传输技术,实现船舶运行态势实时监测、多源风险智能预警、复杂工况下的远程协作,确保船舶作业的安全、高效。


长沙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湘粤携手打造南向出海国际通道,湖南省商务厅与广州港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湖南省商务厅与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在长沙签署“拓通道 强平台”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构建“湘粤丝路快线新通道”,打造贯通粤港澳大湾区与长江经济带、辐射中西部的高效铁海联运网络。这标志着湘粤国际物流通道体系建设迈入双向流通、数智升级的新阶段。根据协议,双方将以“构建湘粤丝路快线新通道”为核心目标,以湖南五大国际贸易通道为合作架构与依托,以株洲铁路枢纽为核心,联动衡阳、郴州,链接长沙、岳阳,构建覆盖湖南全域、辐射中西部地区的高效铁海联运网络,推动湖南从“单向出海”通道提升为“网络化、双向化、智能化”的国际物流通道体系,成为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核心引擎。

来源:重庆果园港国际物流枢纽、福港集箱FCT、天津港集团、新疆国际陆港、城陵矶新港区、浙江海港、活力厦门港、赣州国际陆港、烟台港、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枢纽与园区分会整理并发布

Baidu
map